欢迎来到杂志店-期刊订阅服务平台
全部分类
首页组合特惠少儿阅读旅行生活时尚美妆财经商业
资讯热线:4000009191
人类为什么要探索小行星

一般来说,小行星是指围绕太阳运行的小岩石或金属天体。小行星是46亿年前太阳系早期形成的行星,通常被科学家认为是太阳系形成后原始太阳星云凝聚的物质残留,很可能保留了原始太阳系信息。

绝大多数小行星分布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,称为主带小行星。少数小行星靠近地球轨道,称为近地小行星。如果与地球相撞,将威胁人类的生存安全。

历史上,小行星多次撞击地球。科学家普遍认为,恐龙的灭绝是由于一颗直径约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的。1908年,一颗直径在50~70公里之间的小行星爆炸,直接导致西伯利亚通古斯卡地区大面积森林方向性倒塌。

调查显示,类似通古斯卡事件的冲击每100年发生一次,释放的能量相当于日本广岛100颗原子弹爆炸的威力,将给地球带来灾难。

正是因为这个原因,跟踪小行星的运行,研究小行星轨道的演变机制,是当前行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。NASA和其他研究机构不断宣布对地球构成潜在威胁的新目标,并进行广泛的研究,以拦截对地球造成灾难性损害的小行星。同时,小行星探测将加深研究人员对小行星内部结构和组成的理解,以实现有针对性和有效的拦截。

其次,小行星保存了早期太阳系星云中的原始物质,探索小行星将加深我们对太阳系形成过程和进化历史的理解,然后了解地球的生命起源。

小行星表面物质的性质不同。根据其反射光谱和反射率的差异,小行星主要分为SCX和一些次要异常类型。其中,C型小行星表面物质的化学成分与太阳大气的平均成分非常相似,富含碳和有机成分,很可能含有水。

因此,了解C型小行星的研究是当前深空探测的重要目标,可以为未来从太空中吸收自然资源做好准备。当然,只有进一步测试和开发航空航天技术,才能实现这一目标。到目前为止,只有美国、欧洲局、日本和中国在探测地外小行星方面迈出了步伐。

虽然日本在载人航天和空间站建设方面并不优秀,但中美在小行星探测方面落后于日本。

早在2003年,日本航空研发机构就成功发射了一个小行星探测器—Hayabusa猎鹰号,20057月到达大约500米的Itokawa小行星(四川),释放了目标定球和探测器MINERVA(均失败)

20106月,猎鹰号成功返回地球。虽然猎鹰号本体在大气中被烧毁,但含有样本的保温胶囊与当地分离并成功着陆。这是人类对地球上威胁性小行星的第一次物质收集研究,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实现小行星表面取样返回。

随后,日本于201412月成功发射了猎鹰2号小行星探测器,探测了大约900米大小的龙宫小行星。2018922日,猎鹰2号向龙宫表面释放了两个微型机器人MINERVA-II1AMINERVA-II1B。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完全成功地登陆小行星。

20194月,猎鹰2号在龙宫小行星上轰击了一个直径10米的撞击坑。7月,它在撞击坑附近成功着陆,并执行了收集小行星地下岩石样本的任务。201911月,猎鹰2号启动化学喷射发动机,用于控制姿势和轨道,正式返回。如果返回顺利,将于202011月至12月到达地球附近。猎鹰2号将向地面投带有龙宫采集岩石样本的密封舱,主体将继续探测其他天体。

从日本的小行星探测任务来看,日本在航天控制技术和军事装备领域的实力不容低估,这些技术也很可能应用于运载火箭等产品。然而,由于小行星的表面地形复杂,表面探测器的弹跳轨迹难以控制,这仍然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。我们期待着全球研究人员的共同探索。

了解更多相关故事欢迎到杂志订阅天文爱好者杂志

http://zazhidian.com/index.php?s=/goods/1631.html